
账户秒冻结!持有中国护照者需警惕,美国财政部严查洗钱网络
美国财政部近日发布一份重量级警告,矛头直指华人洗钱团伙,称其对美国金融体系构成重大威胁。这份声明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金融犯罪执法网络(FinCen)的最新报告。
报告揭示,从2020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的五年间,这些网络通过美国银行和金融机构转移了约3120亿美元的可疑资金。其中,银行报告的交易额高达2460亿美元,货币服务业务(如汇款)约420亿美元,证券和期货交易230亿美元。这些资金往往与墨西哥贩毒集团的非法活动交织,包括欺诈、人口贩卖和人口走私,规模之大令人震惊。
财政部强调,华人洗钱网络的运作模式高度专业化。他们利用复杂的跨境渠道,将非法资金伪装成合法交易,渗透美国金融系统。
FinCen主任安德里亚·加基表示:“这些网络遍布全球,我们必须彻底摧毁它们,以保护国家安全。”这份报告不仅是数据汇总,更是行动号召,要求银行和金融机构加强警惕,主动报告异常活动。
如果机构未能遵守《银行保密法》,将面临严厉罚款。近期,道明银行就是一个典型案例:该银行被发现被纽约和新泽西州的华人洗钱网络利用,洗钱金额超过4.7亿美元,最终同意支付超过30亿美元罚款。这笔巨额罚金创下纪录,凸显了问题严重性。
警告特别点名持有中国护照的个人,称他们在这些网络中扮演关键角色,可能有意或无意协助洗钱。财政部认为,这种网络帮助墨西哥毒贩洗钱的同时,也威胁美国本土经济稳定。
报告分析,这些可疑交易往往通过现金存款、电汇、P2P转账或购买银行现金支票实现,资金来源不明,却迅速流向高风险地区。面对这一威胁,金融机构需综合评估客户行为,而非孤立看待单一交易。
报告列出10个涉及华人洗钱网络的危险信号,旨在帮助银行识别风险。
第一个信号是客户收到与其职业或收入不符的资金,例如突然获得大笔不明财富。
第二个是身份证件异常,如中国护照和签证照片相同,但发证时间相隔多年,暗示伪造。
第三个是学生身份与异常交易不符:开户时称学生,却频繁收到标注“学费”或“生活费”的高额电汇。
第四个是低收入职业与不明财富:如学生、退休人士或家庭主妇,却拥有巨额资产。
第五个是房地产相关交易:客户发起购房电汇,或购买以房地产公司为收款人的现金支票,常伴有经纪人。
第六个是大额现金或无明确目的的交易:定期存入现金,随后转移给未知人士。
第七个是异常资金流动:账户频繁进出资金,与正常活动不符。
第八个是现金用于银行现金支票:持有大额现金购买支票,再存入其他银行。
第九个是拒绝提供资金来源信息:客户回避交易目的,或称“偿还贷款”。
第十个是托管公司账户:客户为美国托管公司,从外国空壳公司获得资金,用于购房。
这些信号并非绝对,但如果客户展现多项,尤其是持有中国护照者,银行应立即报告。FinCen强调,评估需考虑客户历史、交易是否符合商业惯例。报告还指出,自2023年以来,疫情后跨境流动加剧,华人网络利用这一机会扩张,涉及从911滥用到房地产洗钱的多种手段。
这一警告引发广泛讨论。移民和金融专家认为,它可能加剧对华裔的刻板印象,同时暴露美国金融监管漏洞。一些银行已开始内部审计,但批评者担忧,这会影响合法华裔移民的金融服务。财政部回应称,措施针对犯罪网络,而非特定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