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助商家(广告位:+1678-685-8086)

真相公布!黑鹰女飞行员生死关头拒改航,67人惨死空难原可避免!

正如今年1月29日美国华盛顿特区空难发生后,人们所目睹的那样——一架黑鹰直升机径直撞向了美航客机,酿成机毁人亡的惨剧。当时,社会舆论哗然,不少人愤怒质问:这不是意外,而是谋杀!甚至有人直指这是一起恐怖袭击。如今,随着调查报告公布,真相终于浮出水面——飞行员在关键时刻无视空管指令与副驾驶提醒,导致数十条鲜活生命瞬间葬送。一场本可以避免的灾难,竟然因人为疏失演变为血腥悲剧。

爆炸性的新报告披露,在美国航空客机与黑鹰直升机发生致命相撞前,直升机飞行员未按指示及时改变航向。

今年1月29日晚,陆军黑鹰直升机飞行员丽贝卡·洛巴赫上尉(Capt. Rebecca Lobach)正在接受年度飞行评估,副驾驶兼飞行教官是安德鲁·洛伊德·伊夫斯二级准尉(Chief Warrant Officer 2 Andrew Loyd Eaves)。

三个月后,《纽约时报》披露了更多细节,指出洛巴赫在事故发生前犯下了不止一次错误,导致了航空史上最惨烈的灾难之一。

调查发现,洛巴赫不仅飞行高度过高,在最后关头,面对副驾驶提出的改航建议,她拒绝采取行动。

根据报道,当晚评估过程中,机组人员接到通知,附近有一架飞机。

就在相撞前15秒,空中交通管制人员指示洛巴赫和伊夫斯向左转弯,但洛巴赫没有执行。

几秒后,副驾驶伊夫斯再次提醒她:“空管要我们向左转”,但洛巴赫依旧不改变航向。调查人员表示,或许永远无法得知洛巴赫为何没有按照指示转向。

事实上,洛巴赫和伊夫斯都已收到并确认附近有飞机,并申请以“目视间隔”方式飞行,即依靠自身观察避免相撞,而非完全依赖空管指令。

航空专家指出,“目视间隔”在受控空域中常被批准,通常操作无碍,但如果处理不当,也可能带来致命风险,多年来已有不少专家对此发出过警告。

报告指出,当黑鹰距离与客机交汇仅剩15秒时,伊夫斯再次提醒洛巴赫转向东河岸线。

如果她当时左转,可以为直升机和5342航班之间腾出更多空间。然而最终,机上与直升机上的67人无一生还。

来自北卡罗来纳州达勒姆的洛巴赫是陆军航空军官,拥有约500小时飞行经验,也曾在拜登政府时期担任白宫军事社交助理。

按联邦航空局(FAA)规定,当两架飞机有可能相撞时,飞行员必须被明确告知潜在危险。但专家指出,当晚空管未能进行必要的干预。

报告称:“那晚需要立即直接干预,而不是依靠飞行员自己避开5342航班。可惜,洛巴赫上尉继续直线飞行,最终酿成悲剧。”

目前仍不清楚洛巴赫为何拒绝转向。航空专家推测,可能是因为她未能意识到美航客机当晚正在“盘旋”等待跑道,而不是直线着陆。

调查还发现,黑鹰机组可能因为讲话时按住了无线电发射键,错过了空管重要指令中的关键词“盘旋”(circling)。

如果按键被持续按住,飞行员可以发话,但无法听到外界通讯。

同时,洛巴赫没有突发医疗问题,也没有已知健康状况,调查人员和她的亲友确认了这一点。

今年2月的初步调查还发现,事故发生前直升机的高度读数可能存在误差。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NTSB)主席詹妮弗·霍门迪(Jennifer Homendy)指出,黑鹰的驾驶舱录音表明,空管的一条重要指令——“从客机后方飞过”——因为无线电信号冲突而未被黑鹰机组完整接收。

霍门迪表示:“在撞击前17秒,塔台曾指示黑鹰‘从CRJ客机后方飞过’。但黑鹰的飞行记录器显示,这条指令的一部分可能没有被机组听到。”

她补充,当晚黑鹰执行的是年度资格考核飞行,同时也是夜视镜操作考核,机组人员全程佩戴夜视设备,没有摘除。

另据披露,事故发生时,黑鹰直升机的重要跟踪技术——自动相关监视广播系统(ADS-B)被关闭,且没有充分理由。该系统可实时传输飞机的位置、高度和速度,不仅帮助其他飞机避让,还能让空管人员及时掌握情况,避免仅依赖雷达带来的延迟。

撞击时,美国航空5342航班正在从堪萨斯州威奇托起飞,准备降落,飞行员是34岁的乔纳森·坎波斯(Jonathan Campos)。他的家人表示,坎波斯自三岁起便梦想成为飞行员。

飞机在撞击前两秒,高度记录为313英尺。在准备降落前几分钟,空管曾询问是否愿意改用更短的跑道,机组同意,并调整了飞行路线。

这趟航班上载有来自弗吉尼亚州北部学校的学生和家长、以及波士顿滑冰俱乐部的成员。他们刚从威奇托参加完2025年美国花样滑冰锦标赛后的精英训练营返回途中,其中多名为华裔。

本文由【达拉斯生活网】整理编辑,原文转自华人生活网,若有侵权敬请联系我们;图片取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商家(广告位:+1678-685-8086)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