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惊!美国妹子额头小痘竟是癌症信号,大家切勿忽视!
一位来自达拉斯的美国老师塞拉·拜鲁姆(Cera Byrum)的故事在网络上炸开了锅。她因额头一个小痘痘险些错过癌症早期信号,提醒大家注皮肤健康。
2023年12月,塞拉发现额头有个不起眼的小包,以为是普通痘痘,未在意。谁知四个月后,医生确诊这是基底细胞癌复发,震惊之余,她痛悔年轻时的“无知”行为。
从小痘到癌症:塞拉的遭遇
塞拉回忆,小时候她常在阳光下玩耍数小时,十几岁时还迷上晒黑床(tanning beds),想摆脱苍白肤色。家族史更添风险,她的父母和兄弟都曾患皮肤癌。
2021年底,她首次被查出基底细胞癌,当时肩膀下发现1.5厘米“片状皮肤”,经手术切除并缝合。此后,她严格护肤,每天涂防晒霜和维A酸,避免日晒,定期检查。然而,2023年底,眉毛上方的小痘痘却悄然恶化。
几个月后,它变成半透明珍珠光泽,挤不掉,化妆也遮不住。2024年4月,皮肤科医生确诊为癌症复发,塞拉崩溃大哭:“我以为自己做足了防护,没想到年轻时的紫外线伤害一直藏在体内。”
手术与反思:冰山下的危机
塞拉接受两次手术,先切除肿块,再清理残余组织。她感慨:“皮肤癌像冰山,表面小,深层问题大。”幸好发现及时,若非定期检查,后果不堪设想。
她后悔道:“我不知道紫外线会累积,等到显露时已晚。”医生曾提到,甚至在患者嘴里发现黑色素瘤,提醒癌变可能无处不在。塞拉在Facebook群组分享经历,呼吁大家勤查皮肤,涂防晒。她说:“了解和预防是关键,及早咨询皮肤科医生能救命。”
网友共鸣:皮肤癌无处不在
帖子引爆讨论。网友A庆幸塞拉非黑色素瘤,自己丈夫因转移性黑色素瘤接受神经外科和免疫治疗,幸存于奇迹。网友B忆起父亲因黑色素瘤扩散去世,称塞拉的基底细胞癌较轻微,需常查。
网友C分享罗勒细胞癌、鳞状细胞癌和黑色素瘤经历,手术查淋巴未扩散,强调每年检查。网友D因恶性黑色素瘤失去鼻子部分,点掉50个斑点,劝40岁以上者每4-6月检查,尤其爱晒太阳者。
皮肤癌类型知多少
皮肤癌分三大类型:
- 黑色素瘤:最致命,若不治可扩散,表现为新斑或痣变色、大小、形状。
- 基底细胞癌:最常见,呈红色/珍珠色块,缓慢生长,多见日晒区。
- 鳞状细胞癌:增厚红斑,易出血/溃疡,常见日晒区,50岁以上高发。
防晒从现在开始
夏天已至,许多人习惯户外活动或忽视防晒,家族史和肤色浅者风险更高。塞拉的故事警示,痘痘或斑点不可轻视。建议:
- 日常防晒:SPF30+防晒霜,每2-3小时补涂。
- 定期检查:发现异常(如颜色变化、质地硬化),立即就医。
- 减少紫外线:避开中午11点至下午3点的强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