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惊爆!特朗普要重塑H-1B签证,高薪留美,低薪走人
特朗普政府正准备掀起一场H-1B签证改革的风暴!
7月22日,官方宣布将发布一项提案,意欲终结或大幅修改那令人忐忑的年度H-1B签证抽签制度。这一切仿佛回到了特朗普第一任期末的景象,预示着一个“高薪留美,低薪走人”的新时代即将来临。
故事的开端要追溯到几周前。新任美国移民局局长刚上任,便点燃了改革的“三把火”。
7月22日,高薪留美,低薪走人政府抛出了一个大胆计划,矛头直指现有的H-1B签证随机抽签模式。过去,超过85,000个名额限制的申请人只能靠运气,通过“完全随机”抽签决定去留。
而如今,特朗普想改弦易辙——谁的薪资高,谁就优先入选;工资低的,几乎没戏。这种变革的灵感,显然来自他第一任期末提出的类似方案,当时试图用薪资高低取代抽签,却因拜登上台而胎死腹中。
那段历史值得回味。2021年1月,美国国土安全部(DHS)曾豪气干云地发布新规,计划在申请超额时,抛弃“全靠运气”的抽签,改为按工资从高到低排序选人。薪资分为四级,从顶级(Level 4)到入门(Level 1),名额用完为止。
DHS估算显示,Level 1的申请人几乎无缘中签,Level 2也只能勉勉强强拿下半数机会。如果Level 3和Level 4的申请扎堆,Level 2甚至可能被彻底挤掉。新规一出,立即引发轩然大波,许多人警告这不仅违背法律,还对刚毕业的留学生变相设下“留美禁令”。果不其然,拜登上台后先是延迟执行,最终将此规束之高阁。
如今,这场改革卷土重来。新提案名为“按权重抽签的注册选择程序”,听起来虽与旧规名字不同,但内核似曾相识。专家解读,“加权抽签”意味着虽然表面仍抽签,实则工资越高,中奖几率越大。
比如,年薪20万美元的申请人,可能比年薪10万美元的对手多一倍机会;另一种方式是按等级给抽签次数,Level 4抽4次,Level 1仅1次。看似人人有希望,实则低工资者命运堪忧。有人质疑,这种制度假设“工资高=人更值钱”,却缺乏证据支持——工资只是资历的反映,怎能定义潜力?
这场变革的最大受害者,恐怕是国际学生。想象一下,美国AI、计算机、电气工程专业的70%研究生是外国人,博士级科研人才80%非美国籍。这些人刚入职时,工资往往停留在Level 1或2,新规一出,留美梦碎指日可待。
特朗普曾试图取消OPT、延长STEM工签,甚至遣返违规学生,新局长上任后若延续此路线,业内早有心理准备。此外,企业也心急如焚。NFAP数据显示,2026财年超34万份H-1B申请挤爆85,000个名额,三分之二被拒。企业呼吁的不是“怎么抽”,而是“多给名额”,薪资排序恐难解燃眉之急。
更令人担忧的是,薪资排序可能再次触碰法律红线。《移民与国籍法》明文规定,H-1B申请按递交顺序审核,不应以工资或技能排序。美国移民律师协会(AILA)等组织曾联合抗议,认为若要改规则,需国会立法而非行政命令。
此外,新规可能让美国在全球人才竞争中失分。医生、工程师、科研人员等职业,若因低薪被拒,行业将受重创。试想,2023年诺贝尔奖得主卡塔琳·卡里科1985年来美时年薪仅1.7万美元,按新规,她可能连抽签资格都无。
好消息是,这项提案仍在白宫管理和预算办公室审查中,数周内或获批准发布。公众可提交评论意见,甚至可能通过诉讼阻止(业内已摩拳擦掌)。若无意外,2026年3月,2027财年抽签或将启用新规。
这场风暴将如何重塑留美之路?是高薪者的狂欢,还是低薪者的噩梦?评论区欢迎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