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助商家(广告位:+1678-685-8086)

华人重金收购豪华庄园 每年缴13万地税却血本无归 只剩废墟!

堪比唐顿庄园

在新西兰基督城中心黄金地段,一座由华人拥有,曾经辉煌的百年豪宅Antonio Hall如今面临彻底消失的命运。

基督城市议会近日正式决定,将这座占地1.5万平方米的历史建筑从遗产保护名录中除名,为拆除铺平道路。

这座豪宅的主人是华人邱氏家族(Chiu family),他们在1993年满怀信心地收购了这处被誉为新西兰南岛“唐顿庄园”的奢华庄园,计划大展宏图,却没想到最终血本无归。

Antonio Hall建于1904年至1909年间,拥有279个房间,建筑面积超过3000平方米。

它最初由基督城著名商人托马斯·金凯德(Thomas Kincaid)建造,曾是基督城最气派的私人住宅之一。

双层阳台设计受北美建筑风格影响,庭院精致,花园养护得体,是当时建筑风格的典范。

1946年,这座豪宅被天主教会购入,作为神父培训学院使用了30年。后来还曾被用作坎特伯雷大学的学生宿舍,1981年正式更名为Antonio Hall。

建筑内部包含100多间卧室、7个讲堂、图书馆、冷藏室以及餐厅和接待厅,规模宏大,功能齐全。

1993年,华人邱氏家族通过旗下公司Wellstar Co Ltd买下了Antonio Hall。家族成员包括邱清扬(Ching-yang Chiu,音译)、妻子邱申韵仙(Shern Yun-shian Chiu,音译),以及在坎特伯雷大学就读的女儿木涵(Mu Han,音译)和儿子韦伦(Wei-lun,音译)。

邱家曾计划将Antonio Hall改建为汽车旅馆,充分利用这279个房间。1997年,他们还在Deans Ave以546万纽币购买了占地6公顷的拍卖场和卡车停车场地块,计划建设酒店和六层公寓楼。

然而,邱清扬虽然在海外拥有丰富的房地产开发经验,但在新西兰却未能充分施展。酒店建设计划与基督城市议会多次协商,耗费大量时间和金钱,却未取得实质性进展。

除了漫长的审批程序,这两块大地的分区、道路建设和基础设施成本也极高,超过了开发商的承受能力。

真正的灾难始于2011年。基督城地震导致Antonio Hall建筑结构受损,部分区域长期无法使用,被迫关闭。

从那时起,这座曾经的豪宅就一直空置,只有几十只野猫搬了进来。

2019年7月,一名15岁少年在空置的豪宅内点燃床垫,火势迅速蔓延。约三分之一建筑被烧毁,包括部分屋顶、楼层和内部装饰。

2021年,Antonio Hall又发生第二次大规模火灾,几乎摧毁剩余大部分结构。去年2月,这里再次发生疑似纵火的火灾,部分历史元素彻底丧失。

如今的Antonio Hall从谷歌地图上看,大部分建筑屋顶已损毁,曾经的辉煌被杂草和废墟取代,到处破败阴森,被许多当地人称为“鬼屋”。

为了减少危险,有人在外面的栏板上写下警告:“请不要进入。如果你仍然选择闯入,你可能会被警察逮捕。这可能会影响你的签证,请三思!”

基督城市议会和独立听证小组在是否保留教堂部分的保护地位上存在分歧。听证小组根据专家证据认为教堂还能修复,但市议会最终决定完全取消整座建筑的遗产保护地位。

邱氏家族一直极其低调,很少接受媒体采访。邱家一家四口都是他们在基督城两家公司Neowell Investments和Wellstar的股东。

女儿木涵在基督城注册了一家公司,儿子韦伦是家里唯一登记在册的基督城选民。

邱家在基督城的地产估值超过2000万纽币,每年支付13万纽币地税,但几乎没有得到任何实际收益。如今,Antonio Hall本来就极其高昂的维护成本在一系列损毁下变得更加不可能承受。

值得注意的是,邱家拥有的Deans Ave地块中的一部分已被出售给Growcott Freer公司,作为价值1亿纽币住房开发项目的一部分。

这块曾被称为基督城眼中钉的土地,终于找到了新的出路。

市议会批准将Antonio Hall从遗产保护建筑名单中移除,为拆除铺平了道路,但最终能否执行还要看业主邱氏家族的决定。

这座曾经代表着上流社会财富和地位的百年豪宅,能否逃脱彻底消失的命运,仍是未知数。

Antonio Hall于1996年被新西兰历史遗产信托列为二级历史遗址,如今却走到了这个地步,不禁让人唏嘘。

这个故事也反映了新西兰历史遗产建筑面临的困境——巨额投资需求和复杂审批程序的双重压力,让许多有价值的建筑陷入维护与拆除的两难境地。

 

本文由【达拉斯生活网】整理编辑,原文转自加西周末,若有侵权敬请联系我们;图片取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商家(广告位:+1678-685-8086)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