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助商家(广告位:+1678-685-8086)

华人买房喜提“噩梦”:一半房子进不去,后悔莫及

法拉盛的王志(化名)站在自家门口,凝视那扇久未开启的地下室门,叹息道:“我真后悔买了这栋房子。”

这场麻烦起源于2023年11月他购入的一栋老宅,原本计划翻修自住,却不料卷入一场令人筋疲力尽、旷日持久的“租客拉锯战”。如今,这桩房产非但未能成为安乐窝,反而成了他生活中的沉重负担,搅乱了家庭的平静。

王志是个典型的勤劳华人,在纽约打拼多年,积攒了一笔不小的积蓄。2023年,他看中了法拉盛一处老旧住宅,价格相对合理,位置优越,适合翻新后自住。

他满心期待能为家人打造一个舒适的家。然而,交易过程中,他未曾料到,房子带有的租户会成为一场持久的噩梦。房子的地下室住着一位名叫张丽(化名)的租客,她已在此居住了整整20年。购房前,王志通过中介与张丽多次沟通,她曾口头表示愿意在合适时机搬离,这让王志松了一口气,以为一切可顺利过渡。

然而,交房后的现实狠狠扇了他一耳光。最初几个月,王志忙于协助其他租户搬离,计划整栋房屋进行翻修。张丽却以各种理由推迟搬离:先是“正在找合适的房子”,后又称“身体不适需要时间休养”。

拖延从几个月变为一年,2024年6月,情况急转直下——张丽停止支付房租,至今累计欠费超过14个月。更为棘手的是,她只愿意分担部分燃气费,水电费、洗衣机和烘干机费用一概拒绝支付。

几次协商无果后,王志无奈请来律师,发出正式驱逐通知,但张丽置之不理,甚至错过了法庭首次聆讯,导致法律程序陷入被动。

麻烦远不止于此。张丽曾将地下室入口反锁,王志整整半年无法进入自家一半区域。2024年11月,他终于通过法律手段取回钥匙,打开门时,迎接他的是一幅令人作呕的景象:楼梯边蚊虫肆虐,卫生状况极差,空气中弥漫着潮湿和霉味。

电力公司原定今年6月更换老旧燃气表,因无法进场而一拖再拖,王志还因此收到了一张罚单。地下室的糟糕状态不仅影响翻修计划,更让王志对房屋的安全性产生了深深的担忧。

更让王志头疼的是,张丽的日常生活习惯对楼上家庭造成了严重干扰。她经常邀亲友在地下室打麻将,有时一玩就是到晚上10点,麻将声、笑声和喧哗声透过地板传上来,扰得家人夜不能寐。

更令人不安的是,这些客人手中竟持有地下室钥匙,即使张丽不在家,他们也能随意进出。“我是房东,却不知道家里有哪些人在进出,这种感觉太糟糕了!”王志坦言,这种失控感让他寝食难安。经多次严肃沟通,今年3月后这种情况有所减少,但偶尔仍会发生,让人防不胜防。

王志是个性情温和的人,他反复强调:“我不愿与她起冲突,她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有什么文件需要我配合,我都愿意。”自购屋以来,他始终尽量保持耐心,协助其他租户搬家,维修房屋设备,甚至主动提出帮张丽寻找新住处。但事态毫无进展,张丽的态度始终暧昧,搬离承诺成了空话。

欠租、拒付费用、擅自锁门、扰民行为……这些问题叠加,让王志的家庭生活和心理状态受到重创。原本计划的翻修遥遥无期,孩子的学习环境也因噪音受影响,他甚至开始怀疑当初的购房决定。

王志的遭遇在纽约华人社区并非孤例。疫情后,纽约实施的“租客优先”政策大幅收紧房东权利,保护长期租户免受随意驱逐。这种政策初衷是为了保障低收入家庭的居住权,但在实际操作中,却让不少房东陷入两难。

律师分析,像张丽这样居住20年的老租户,享有法律上的稳定 tenancy 权利,驱逐程序复杂且耗时,动辄数月甚至一年以上。购房前若未签订明确搬离协议,房东往往只能被动应对。

律师建议,购买带租户房产时,务必要求书面协议,详细约定租期和搬离时间,并确保中介提供完整租约信息。否则,即便最终胜诉,驱逐过程的法律费用和时间成本也可能让房东不堪重负。

王志坦言,若早知如此,他宁愿多花钱买无租户房产,也不愿陷入这场无休止的拉锯战。

本文由【达拉斯生活网】整理编辑,原文、图片转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此篇因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处,无法注明还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欢迎联系小娅认领(或直接在公众号留言),确认后我们会在后续文章作出单独声明。如觉侵权,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多谢!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商家(广告位:+1678-685-8086)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