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华人区清晨大排长龙,数百人排队领免费食物:有老人凌晨4点就出门
洛杉矶华人区柔似蜜社区中心,在感恩节前被一条长得看不到尽头的队伍包围。
天还没亮,冷风里已经站了上百位长者。到了早上七点多,队伍扩成五、六百人的长龙,而这些人,大多数都是华裔老人。


60多岁的左阿姨家在蒙特利公园,开车十几分钟的路程,对她却是“一小时+两趟公车”的折腾。
她凌晨四点起床,摸黑出门。先搭公车去另一家食物银行排队领东西,再推着小拖车赶来罗丝密社区中心。等她到达时,已经是早上十点。

在她身后,还有相约同行的几位华人老人,来自巴沙迪那、埃尔蒙特、圣盖博,不同的城市,却有一样的担心:“没收入、靠着节省过日子的老人,这些食物真的能救命。”

一位梁奶奶说,粮食券刚恢复发放,现在又有免费食物,“今年的感恩节终于不用愁了。”
社区中心的停车场外,队伍像长龙一样蜿蜒延伸,一直排到另一个街区。

现场几乎被推车、小板凳占满:老人坐一会儿,队伍往前挪,他们就连人带板凳再往前挪几步。有人累了就坐在食物袋上,也有人直接席地而坐。还有坐着轮椅的人,在朋友推着下耐心等候。


他们没有怨言,没有抱怨,只希望“今天不要领不到”。

有人哭着跟他说:“能不能多给一袋?我们真的过不去这个月了。”志愿者的愿望很简单:“每个普通的家庭,都能过一个不用担心的感恩节。”
社区中心的大房间摆满了一袋袋装好的食物。几十位志愿者连日忙碌,一直到开领前的晚上仍在打包。
让人意外的是这些志愿者里,有不少是医学院的年轻学生。他们来做义诊,也来帮忙搬粮食。
志愿者表示:“他们从校园走到现实世界,看到真正有困难的家庭,对他们未来从医会有帮助。”
也正是这些年轻人的热情,让上千份食物袋顺利送到每个家庭手里。
当天十点正式发放,食物袋里有米、面、油、罐头、鸡蛋和水果。洛杉矶连下了一周雨,23日久违的阳光格外温暖。
一位华人老先生提着食物袋,开心得不得了:“我们老两口省着吃,这些东西可以吃一个月。”

另一名坐轮椅的女士打开袋子,笑着说:“今天有鸡蛋,家里有洋葱,晚上我做洋葱拌饭给女儿吃。”
而更多人,还在队伍后头担心地望着前面“希望还有我的一份。”
举办该活动的基金会表示,近年物价不断上涨,南加州许多家庭都在为食物与生活开销发愁。感恩节原本就是分享与关爱的日子,他们希望通过这场食物发放活动,让社区里每一个家庭都能感受到温暖,不必因为生活压力而缺席节日。一年一度的免费食物发放已经成为传统,去年他们共送出两千多份食物包,帮助了周边城市上千个家庭。


